四中全會談國家治理 内媒籲重地方政府亂作為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10/28 10:49

最後更新: 2019/10/28 10:50

分享:

分享:

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今起在北京舉行四天,内媒《財新周刊》最新一期的社論說,儘管多次重申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不當干預,但地方政府亂作為仍時有所聞。由於今次會議的焦點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,社論呼籲官方應重視民眾對國家治理的切身感受。

世界銀行日前公布全球經商環境排名,中國比去年大幅提升。不過《財新周刊》指出,這項統計以京滬為主,存在一定偏差,經商環境與公眾期待仍存不小差距,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地方政府亂作為。

四中全會今登場拆3大炸彈 成習近平「大考」

四中全會外界解讀分歧 經濟問題難迴避

社論舉例,不少地方採取不當行政手段禁養、限養生豬,以「禁」代「治」;有的地方大搞「一刀切」拆遷;有的禁止農村葬禮上披麻戴孝;有的地方全面取締營業性棋牌室、麻將館等。這些事例共同點是打著上級任務或者中央文件精神的幌子,再選擇性作為。

四中全會重國家治理,内媒籲重地方政府亂作為

社論強調,具體的執法行為比政策文件帶來的感受更真切,絕大部分民眾都是依據親身經歷或身邊人與事來評判國家治理,這又會決定廣大工商業者的預期。因此,必須透過體制機制管住基層治理中「一雙雙不安分的手」,並落實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不當作為的懲處。

世界銀行24日公布「2020經商環境報告」,中國升至第31名,比去年大幅提升15名。但社論說,由於其統計主要針對京滬,排名可靠性存在一定偏差;「經商環境與公眾期待相比,仍然存在不小差距,這與基層治理息息相關」。

民企在中國處境惹關注

事實上,民企在中國的處境已成為近年廣受討論的議題。26日在第5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,有長期在國企任職的企業高層直言,中國當前是高成本運營的體制,政府管理成本高、稅收成本高、民眾生活成本高、社會運行成本高,需要全系統的降低這些成本,把人從諸多約束中解放出來,才有利經濟發展。

責任編輯:游昊雲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